日期:2025-08-06 13:21:28
上海给具身智能设了一系列目标。
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8月6日发布《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实施方案》)。《实施方案》提出,力争到2027年,上海市具身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。重点支持感知决策、运动控制、具身语料、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攻关,按照核定项目总投资,给予最高30%且不超过5000万元支持。探索算力和语料作价入股等模式,支持发展面向具身智能的新型金融工具。
具身智能是指,将人工智能融入机器人等物理实体,赋予其像人一样感知、学习及与环境动态交互能力的技术范式。其核心特征在于智能与物理实体的结合,通过物理身体与环境的交互,使人工智能获得理解因果、发展常识的能力。
7月16日召开的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要求,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与物理世界交互融合的前沿领域,被视为突破AI发展瓶颈的关键路径。上海要发挥大模型、机器人、算力基础设施等领域先发优势,促进具身智能产业发展。
今年以来,包括具身智能在内的人工智能产业在上海得到了快速发展。数据显示,今年一季度,上海市规上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过1180亿元,同比增长29%,利润增长65%,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。
给予最高30%且不超过5000万元支持
围绕实现具身智能“模力聚申”的目标,《实施方案》明确,力争到2027年,实现具身模型、具身语料等方面核心算法与技术突破不少于20项;建设不少于4个具身智能高质量孵化器,实现百家行业骨干企业集聚、百大创新应用场景落地与百件国际领先产品推广,上海市具身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。
在模型创新驱动上,《实施方案》重点支持感知决策、运动控制、具身语料、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攻关,按照核定项目总投资,给予最高30%且不超过5000万元支持。
其中提到,支持具身语料技术攻关。依托上海市级语料平台,联合多方开展语料共性技术攻关与大规模语料库建设,开发语料工具链,构建高质量具身数据集与完整技术体系。对购买语料服务产品的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/年的语料券支持。
支持发展面向具身智能的新型金融工具
对于打造公共平台,《实施方案》明确,面向具身智能发展共性需求,整合全市资源,建设算力、实训场、中试、投资、租赁五大平台,夯实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基础底座。对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项目,按照核定项目总投资,给予最高50%且不超过2000万元支持。
其中提到,强化上海市级人工智能先导产业母基金战略牵引作用,推动优质企业设立企业风险投资基金(CVC)、产业生态基金,健全“早期培育+早期投资”机制,精准支持具身智能领域相关企业。探索算力和语料作价入股等模式,支持发展面向具身智能的新型金融工具,提升中小企业融资可及性。
此外,《实施方案》要求发挥上海金融资源和应用场景集聚优势,支持探索建设“金融工具链+产业服务链”双轮驱动的市级租赁平台。鼓励金融机构与具身智能终端及核心部件企业开展合作,推动技术成果快速进入应用市场。
开展场景征集与任务揭榜
为打造应用示范标杆,《实施方案》明确,立足我上海市行业优势,以物流装配、工业制造、商业零售、医疗康养、家政服务等领域为牵引,开展场景征集与任务揭榜,探索具身智能应用新业态,对产业创新融合示范应用项目,按照核定项目总投资,给予最高20%且不超过1000万元支持。
例如,在具身智能+医疗康养上,《实施方案》明确支持医疗机构、养老机构探索具身智能在医疗康养服务中的示范应用,研发具备多模态感知、柔顺运动和场景自适应决策能力的医疗、护理机器人。构建仿真训练平台,突破复杂场景下的多任务适应性瓶颈,形成安全适宜的辅助医疗与康复解决方案,推动产业从单机智能向群体服务业态升级。
7月16日召开的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要求,强化应用引领,突破场景示范瓶颈,聚焦工业制造、物流制造、养老陪护、家庭服务等高频需求打造示范场景,推动从单点试用向规模化推广升级,从单一功能向体系化服务转型,加快形成可复制、可推广的机器人应用“上海方案”。
针对具身智能核心零部件,《实施方案》提到,发挥上海自主智算芯片、本体机器人与大模型企业集聚优势,加快具身智能专用芯片、核心主板等核心零部件研制,增强软硬协同适配能力,开发匹配具身机器人本体需求的关键配套产品。推动关节模组、智能传感器、视觉相机等高价值零部件企业研发生产基地在沪落地。
《实施方案》还提到,招引和培育一批优质企业、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,对销售或租赁具身智能机器人的企业,根据合同额按规定给予最高5%且不超过500万元的奖励。
校对:祝甜婷
升富配资-东莞股票配资平台-找股票配资-互联网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